明末清初
终于在康熙初年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天下终于太平,中国似乎迎来了大乱之后的大治。不过,虽然中原地区大部已经进入了平稳状态,但是,在西域崛起的准噶尔汗国又开始威胁清朝对于蒙古及西北地区的统治。准噶尔汗国是由卫拉特蒙古4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建立的,它的领导人葛尔丹野心勃勃,试图统一整个蒙古地区,再现蒙古帝国的辉煌。
这自然与中华继任者自居的清朝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的战争由此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近70年的时间,从康熙时期爆发,一直到他的孙子乾隆时期,才彻底结束。
而且在康熙年间,中国还与扩张到西伯利亚的沙俄殖民者爆发了两场战争,这就是著名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凭借正确的战略和地理优势,清军击败了入侵的沙俄殖民者,并最终划定了双方在东北地区的边界,这就是著名的《尼布楚条约》。
康熙皇帝
康熙死后,他的第4个儿子雍正即位,雍正也是清朝诸帝中最勤奋的一个,除了对内进行大力改革,整个雍正王朝时期,清朝也从未停止对西北的用兵。雍正相比他的父亲和儿子,在位时间和寿命都要短的太多,在位仅13年,雍正皇帝就去世,他的第4个儿子爱新觉罗弘历继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虽然精明绝不在父亲和爷爷之下,但是,生在鼎盛王朝时期的乾隆皇帝,显然没有康熙和雍正的勤奋,反而更为好大喜功。腆着脸自封“十全老人”的乾隆,最引以为傲的,自然是他的十全武功。那么,这所谓的“十全武功”都是什么呢?
乾隆
分别为大小金川之战(两次)、平定准噶尔之战(达瓦齐部之战和阿穆尔撒纳之战)、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清缅战争、平定台湾林文爽叛乱、安南之役、两征廓尔喀。虽然这十全武功有不少滥竽充数的战争,但乾隆时期发生的战争的确不在少数,也多数取得了胜利。
不过,也正是由于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和闭关锁国,清朝的国势开始由鼎盛走向衰败。乾隆之后,是他的第15个儿子嘉庆皇帝继位。嘉靖皇帝并没有如他的父亲一样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不过,国势转衰的清朝内部却爆发了规模浩大的白莲教之乱。这场波及四川、湖北、陕西等多个省份的白莲教起义,历时近10年的时间,才最终被嘉庆镇压下去。
八旗
嘉靖皇帝之后,是道光皇帝。在道光皇帝即位期间,发生了一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历史进程的战争——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清廷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也由此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历史。
道光皇帝之后,无论是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还是宣统皇帝,都没能丝毫改变中国屈辱的历史,中国一步步跌至深渊。道光皇帝之后,中国先后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之乱、西北之乱、收复新疆之战、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场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和屈辱的内外战争,清廷也愈发成为“洋人的朝廷”。彻底丧失民心的清廷,最终在辛亥革命席卷全国以后被迫退位,彻底结束了对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